清***为什么中止留学政策,清***为什么中止留学政策了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清政府为什么中止留学政策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清***为什么中止留学政策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1872年赴美留学的历史背景?
中国留***童指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。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,由容闳倡议,在曾国藩、李鸿章的支持下,清***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。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。
这批留美生中从事工矿、铁路、电报者30人,其中工矿负责人9人,工程师6人,铁路局长3人;从事教育事业者5人;从事外交行政者24人;从事商业者7人;进入海军者20人。总之,除早亡、留美不归和埋没故里者外,大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
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有哪些?
为什么洋务运动会被认为是失败了呢?因为被殖民的现状没有改变?还是因为大清亡了?
我认为清末时期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最成功的变革,它不但改变了中国,也间接改变了全世界。当时大清已经摇摇欲坠,通过一两次变革就起死回生那是痴人说梦。但洋务运动之后短短几十年的时间,中国几乎在各行各业都涌现出精英之才,他们共同改变和创造了中国的新篇章。
接受新的事物就要过渡期,阵痛期,这不叫失败。***年少时贯通古今,历史里面唯一让他佩服的人却是曾国藩这个老乡,而他的这个老乡恰恰是洋务运动的最主要推动者之一。这说明洋务运动的影响可不是随着大清灭亡而结束。
很多人,很多事,需要历史的积淀,对错、善恶、忠奸不会有明确的分界线,更不会一成不变,失败与成功同样,以目前来看,我认为洋务运动是成功的。
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触及封建统治基础,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,没有从根本进行改革。洋务运动主张自强、求富的目标未能实现。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***用的是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。
师夷长技以制夷,开始就是个错误,中学为体,更是直接判了洋务运动***,洋务运动失败只是时间问题。比如,北洋水师,甲午海战失败原因非常多,其中一个原因是战船装备先进,指挥系统和规则仍然是淮军的老规则,而日本舰队指挥系统和规则完全西化,失败在所难免。
历史意义,学习就要学精髓,不能只学皮毛,战争永远是靠人,而不是靠装备!
清***从根上就已经***无能了,大厦将傾在缝缝补补也无济于事,在世界工业化和民主革命浪潮的冲击下,***落后,不得人心的清***已回天乏术,这种大背景下,洋务运动怎么能成功,制度和体制已经腐朽了,国不知有民,民自然不知有国,民族主义没有觉醒,人民不是当家的主人,有怎么能有放手一搏的勇气与决心,清***同时不信任汉族军队,只求苟全社稷不失,落后的制度怎么能战胜已经基本完成近代化,明治维新之后制度更加先进民主的日本呢,反观东邻国家日本,在明治维新三杰等带领下,国家自上而下基本完成了近代改造,先进制度带来的碾压优势,也完全反应在了甲午战争的结果上,所以说洋务运动的失败从一开始就是注定失败的。
中国清朝第一批留学生有多厉害?是怎么选拔的?
如果要以“批”为量词的话,那么1871年出发的大清留***童便是中国近代最早的留学生了。如果要问他们有多厉害,那么可以说是人才济济。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,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詹天佑无疑是其中最为响亮的名字,而其他一些名声相对较小的留学生,也同样为近代中国做出过难以替代的贡献。比如北洋大学(天津大学的前身)的创办人之一蔡绍基,卓越的铁路管理者梁如浩,外务大臣梁敦彦,第一个被允许在美国执业的华人律师张康仁,杰出的工程师郑廷襄,成才率令人叹为观止。
如果要谈到选拔,可以说最初几乎无人报名,但清***也没有降格以求,从在上海设立预备学校招生起,挑选的条件就极为严格:“凡肄业学生必须身家清白品貌端正禀赋厚实资质明敏者方可入选。其身体孱弱及废疾者概不收录。凡挑选以年在10岁至20岁为率,凡12岁至14岁者择其文理略通即可入选,其15岁至 20岁必须中国文理通顺及粗通洋文、略解翻译方可入选。”最终,还是有100多个家庭把自己的子弟送来报名,其中广东人占70%,而广东人中近一半是来自香山县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***为什么中止留学政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清***为什么中止留学政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lbnw.com/post/98282.html